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揭秘国内五大热门驴友线路:女医生不幸遇难背后的探险故事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去年荆茜茜老乡同地殒命
危险系数:
海拔高、无人区、无通讯
1924年5月,美国人约瑟夫·洛克从丽江出发,经木里、亚丁,最终到达稻城。他沿途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并把这段经历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轰动一时。洛克所走线路后来被人们称为“洛克线”,是世界各地探险者心中的传奇之路。由于至今大部分地方车辆都无法通行,所以只有徒步才能穿越。
31岁的荆茜茜是一名医生,爱好户外运动。4月20日一早,她从木里县水洛乡嘟噜村出发,就一直处于失联状态。木里县出动了上百人进山搜寻。4月29日上午10点,水洛派出所民警和当地村民,在距离白水河2小时路程的一条河沟边,找到了已经失联9天,腿部骨折且气息微弱的荆茜茜。随后,她被救下山,送上救护车,紧急赶往医院抢救。
荆茜茜被找到的地方,距离她的出发点并不是很远。据分析,4月20日,她在出发后没走多长时间,就可能因为失足等原因,遭遇了意外。
在这条路上殒命的不止荆茜茜一人,2016年10月,与荆茜茜同样是来自山东青岛市的石先生,也是在穿越洛克线时因高原反应不幸身亡;2000年,广东人梁某在亚丁失踪,7年后,他的遗骸被一名采挖虫草的村民发现;2014年10月,一名驴友因高原反应死亡;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都有驴友在亚丁保护区内失踪;因此在2016年10月,甘孜州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进入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对因非法穿越活动造成保护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鳌太线 国内最“恐怖”穿越路
当地药农大夏天冻死
危险系数:
气候多变 无人区 无通讯 地形复杂
要说国内最危险的穿越线路,不少资深驴友会想到新疆的狼塔C线、乌孙古道、夏特古道等路线,但如果按死亡率来看,恐怕国内还没有哪条路线能超过鳌太线。
鳌山——太白山的鳌太线是穿越秦岭最艰难的路线:几乎全程3000米以上的海拔,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无人区和石海之间,需要六七天才能完成整个穿越,有一种说法称鳌太线是“强驴必修之路”。
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从2001年至今,已经查明的在鳌太线穿越时遇难身亡的驴友不下30余人。太白县山民兼救援队向导田乖绪说:“鳌太线雪线以上,我碰上的遇难驴友遗体有20多具,在那里都几年了,也不知道是谁。”
这条线路,看似海拔不算特别高,也有路标,但暗藏危险——位于秦岭上的鳌太线,南北气候在此交汇,造就了比一般高山地区更复杂的气候,即使在盛夏,山上也可能飘起雪花。2010年6月,当地一位药农也在上山采药时,遭遇失温而冻死。2015年9月、10月,两名湖北驴友在穿越鳌太线时死亡。
嵩山 去年5天死了3人
“嵩山之子”也坠亡于此
危险系数:
植被少 石面光滑
2016年年底,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该协会参与山地救援33起,救助受困群众435人,其中受伤17人、死亡7人。据登封市户外救援队队长王建军介绍,仅在12月5日至9日短短5天,嵩山就连续出现了3起驴友死亡事件,“他们都是坠崖身亡,给家庭带来了致命打击”。
洛阳救援支队队长赵冬透露,嵩山“将军殿—连天峰”一线,因为险峻,是驴友比较喜欢挑战的一条线路,其中的“绝壁长廊”一面是峭壁,另一面是深约120米的悬崖,更是户外界有名的难点。这些线路80%都是山脊路。路上植被少,石面光滑,很容易出现滑坠事件。
2006年3月,被郑州市户外运动爱好者称为“嵩山之子”的著名驴友“生姜”也在嵩山坠崖遇难。“生姜”生前几乎每周都要登嵩山,坚持了十几年,对嵩山的每条山谷几乎都了如指掌。当时山上正在降雪,“生姜”探路时不慎坠下约20米深的悬崖。
石门台 驴友热衷“躲猫猫”
一场山洪冲走6人
危险系数:
气候多变 容易迷路 无通讯
据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对下辖的58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6年,驴友遇险求救达205次,其中284人获救,13人遇难。其中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驴友进入人次最多的保护区。2015年9月19日,来自广东顺德和广州的两个“驴友团”共47人擅自进入该保护区,在峡谷内露营过夜。当晚山洪暴发,致6人遇难。
事件发生后,前进管理站在驴友上山的几个主要入口设置了警示牌并派专人把守,但效果不尽人意。前进管理站护林队队长彭利泉说,有的驴友团不顾劝阻硬冲,有的干脆跟护林队员玩起了“躲猫猫”,甚至两拨人搞“声东击西”,瞅准机会就往山上跑。
驴友热衷探险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保护区内的“船底顶”被驴友圈的人视为初级驴友的“毕业考”,“上不了船底顶别说自己是驴友”。
孔明说,船底顶是保护区的最高峰,道路险峻,非常容易迷路。转眼就能起大雾,对面看不见人。“一旦遇险,救援力量很难迅速到位。很多地方没有手机信号,也很难第一时间求救。”
门头沟 京郊避暑胜地
去年上半年4人死于山中
危险系数:
气候多变 气温低 容易迷路 无通讯
门头沟位于北京西部,全区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山区占去96%。在众多的山峰里,海拔2303米的灵山是北京最高峰。因为海拔高、温度低而成为京郊避暑胜地。同时,由于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门头沟一直是很多驴友探险的乐园。
灵山一年大部分时间刮风,气温要比山下低很多,除夏天外,山上多有积雪。许多专业的驴友都曾因大风和雪迷失方向,只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寒冷中等待救援。
同样位于门头沟的铁陀山海拔虽然只有1100米,但铁陀山内富含铁矿,草丛中也有许多深不可测的天井。GPS指南针等电子设备在此会出现误差。2009年11月,北京五中分校地理老师任铁生,在此迷路失踪,北京驴友出动数千人次搜寻无果。
2016年6月,门头沟消防支队接到报警,数名驴友探险时,一人突然死亡。斋堂消防中队及华宁救援队、绿舟救援队共20多人上山,紧急赶往事发地点,经历5个半小时,将一名死者的遗体运送下山。据一名队员介绍,2016年才过了半年,就有4名驴友死于山中。
去年至少64人死于户外运动 近一半事故因迷路导致
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研究小组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发生311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造成64人死亡,3人失踪。与2015年相比事故总数增长64.5%。
这组数据出自中国登山协会发布的《2016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户外运动人口总数达1.3亿。然而,随着登山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参与登山户外运动人口的急剧增加,户外事故也频频发生。2000年以来,国内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整体呈上升趋势,且类型多样化。
在滑坠、被困、疾病等十余种事故类型中,迷路已连续多年成为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的主要原因。报告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迷路事故增长率为65.5%,数量创历年之最。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发生在4月28日,在张家界武陵源区插旗裕乡一山腰间,经过近4个小时的救援,一名被困的资深驴友被张家界消防解救。4月13日,该驴友独自进入深山中,打算沿路攀爬至天子山,结果迷路后被困在峭壁处。据救援人员介绍,在被困的半个多月里,驴友每天靠吃昆虫喝露水存活了下来。
用户评论
真是太让人悲痛了,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故!登山确实很危险,希望大家在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这篇博文里提到的线路都很吸引人,但我也提醒其他朋友们要注意安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哇,这篇盘点真是不错!我之前就很想尝试这些线路,现在看完更想去啦!不过还是要特别注意安全啊,以后出行的时候一定要跟上官方导游的步伐,不要自己走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特别是女医的故事,让人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危险。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得太对了,驴友们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虽然这些线路都非常漂亮,但也要明白行山并非小儿科,需要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和心理建设。最好选择正规的旅行社进行组织,这样更安全。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看评论区里很多人留言说要小心安全。不过我觉得只要用心规划好路线,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还是可以保证自己安全的探索吧!我明年一定要去尝试一下那些美丽的线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耸动标题眼球啊。国内的驴友线路众多精彩纷呈,随便pick一个都要比这篇博文里说得危险的多。还是要谨慎选择线路,自身做好安全措施才是最重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曾经也参与过一次山地户外活动,当时遇到的一次迷路事件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真的很庆幸自己最终安全返回。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无论多么心仪的旅游景点,都应该尊重自然规则。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真不错!虽然有些地方我感觉过度渲染了危险性,但总体来说很客观地介绍了五个线路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我决定去研究一下其中的其中两条线路,看起来都很美景宜人!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女医的案例的确令人惋惜,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力量有多强大。在前往户外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学习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并告知家人或朋友自己的行程路线。祝愿所有驴友都能安全出行,享受美好旅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有点担忧了,感觉驴友线路的风险很高啊。我平时更喜欢安全的旅游方式,比如参加正規旅行团或者去一些设施完善的地方旅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里提到的线路都很好玩!我已经开始计划明年去的trip啦。女医的事令人唏嘘,但我也觉得户外活动确实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有点偏激,驴友活动本身就有风险,但这并不是所有的线路都危险。就像开车也会有事故,但我们不因此就不去旅行吧?选择正规的路线,注意安全出行足够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赞同作者对女医的惋惜!也提醒大家登山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体力、专业知识、装备等等。不要过度自信,尊重自然的力量,才能享受安全愉快的户外活动!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我也在研究驴友线路,发现好多隐藏景点简直太棒了!虽然女医的事让人难过,但也让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我打算先从一些难度较低的路线开始尝试,慢慢积累经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教育意义啊!提醒大家无论去任何地方都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尤其是在户外活动中。记得带上急救包、地图和指南针等必备装备,保持通讯畅通,注意休息和补水,祝大家一路平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女医的事真的让人太难受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才能让这些美丽的户外景色持续下去。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在游玩时尽量做到不破坏环境,留下美丽留给下一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国内的驴友线路确实很多,从山到海,应有尽有!但我更希望大家都能够像文章里提到的那样,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好充足准备后再去挑战自己。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户外活动更加安全、更有意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