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中衍生出来的俗语,更是多不胜数,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文字在一定语境下的含义早已发生了质的转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10个耳熟能详的俗语,原本的样子!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小时候听到这句话,真是感叹古人也这么接地气,这么粗的话也能说出来,难道不应该张口闭口文言文吗?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我想多了。
这句话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狗了。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那么聪明,一人可顶千军,怎么是三个臭皮匠可以比拟的?!小编小时候一直觉得这句话从理论上说不通啊……
事实证明,偶尔小编还是挺聪明的。人家这句话里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在流传过程中,后人以讹传讹,将“裨将”讹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
金镶玉?
《新龙门客栈》里
张曼玉扮演的金镶玉吗?
我觉得她可美了!
啊,不是这个金镶玉啊
哦,我知道了,是上面这种
我去珠宝店最喜欢看这样的吊坠了
不过的确有时候我们不识货
分不出来玉的好坏
真的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
……
什么?也不是这种金镶玉?!
事实上这句话的原话是"有眼不识荆山玉",逐渐谐音讹传成“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俗语典出《韩非子·和氏》中一个凄婉悲戚的故事。这里的金镶玉并非是金子镶玉,而是荆山玉。这个荆山玉其实就是和氏璧的前身,就是那个完璧归赵的和氏璧。
4、不到黄河心不死
曾经为了走出失恋的阴影,驱车千里跑到黄河边,想着到了黄河心就死了,可是却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连这些俗语也是骗人的,呜呜呜~~~
后来才知道,是我跑错了地方!"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是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小时候觉得,大人简直太残忍了,竟然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再加上大人吓唬孩子时爱说:“不听话,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吃”……哎,动不动就要被狼吃,小孩也不容易好么?
然而现在才知道,这句俗语原为方言“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因为晋语等很多方言把"鞋子"叫"孩子",包括陕西一些地方方言也将鞋叫同"孩"这个音,于是在流传过程中俗语变形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6、狗屁不通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我写的文章狗屁不通,我觉得这话没毛病!
没想到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内容,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7、无毒不丈夫
小编经常想,既然有“无毒不丈夫”,为何又来“最毒妇人心”?如果把他俩放在一起,哪个毒性更大呢?
事实上这句话的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丈夫,必须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
8、王八蛋
说实话,小编从没用过这个词,但暗地里觉得这句骂人的话实在太形象生动了,把人说成是王八本已不好,何况是蛋,意思是连王八都没有长周全。嗯,古人留下来的骂人的词都这么有画面感……
万万没想到,这句话也是讹传而来的!它原来的词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简直“非我族类”。所以“忘八端”确实是很严重的批评,尤其之于君子。而当这句话作为很严重的批评和辱骂,流传到民间,以讹传讹,传成了“王八蛋”。
9、无奸不商
大到雪乡宰客、天价虾等新闻事件,小到出去买菜的缺斤少两,很多人都感叹:真的是无奸不商!
但在一开始这句话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10、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身为一个女人,小编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很好养啊,吃得饱睡得香,除了学习,一切都很ok的!我哪里难养了?哪里难养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指体力劳动者,具体地说,指"下人",家仆;"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难养"不是抚养的养,是侍候、将就、相处的意思。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侍候难相处,是说的家庭问题,夫妻之间,主仆之间,亲近了呢,她(他)们会端架子;疏远了呢,又会啧有怨言。
看了这些俗语原本的样子
解答了小编多年来的困惑
对于这些句子
终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瞬间觉得自己有文化了呢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